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對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的應用
一、案例背景
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安徽交控東流新材料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安徽交控東流)成立于2022年11月24日,注冊地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東流鎮印象東流大酒店,法定代表人為唐軍。經營范圍包括一般項目:新型建筑材料制造(不含危險化學品);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;非金屬礦及制品銷售;建筑材料銷售;土地整治服務(除許可業務外,可自主依法經營法律法規非禁止或限制的項目)許可項目:非煤礦山礦產資源開采;河道采砂;礦產資源勘查;道路貨物運輸(不含危險貨物);公共鐵路運輸
二、業務背景
自公司成立起,隨著業務規模的逐漸擴大,業務數據越來越多,原先采用人工記賬的方式去梳理項目成本、采購、進度等方面的事宜表現的越來越困難,所獲得數據精確性欠缺,且。在人員管理上,生產、營銷、財務、成本、倉庫等各部門人員協調繁復,經常容易出現各種的錯誤,并以此影響效率。在流程管理上,存在業務流程多、審批流程長、線下審批不及時、人工操作易出錯等問題。在數據匯總和呈現上,業務、銷售、生產、倉庫等多種表格雜亂,數據不互通,老板無法看到企業實時的生產運行情況,歷史數據查詢也比較困難。在數據存儲上,傳統Excel或者自建系統數據無備份,存在硬件損壞、黑客攻擊等風險。
針對上述問題,公司針對這些問題內部采取了許多嘗試,但始終沒有達到理想中的效果。最終,公司決定引入工程項目管理軟件來解決上述管理問題。
三、解決方案
公司對業務流程進行了梳理,希望搭建出一個能一站式解決智慧材料、入庫、付款、報銷等管理問題的業務流,包含:
1、材料管理:項目立項后先錄入計劃清單,現場需要材料時,由項目部提交采購申請,再由采購部門負責采購下單。
2、庫存管理:施工項目采取零庫存模式,入庫即出庫,所以我們只做了入庫。在上述材料管理當中,我們已經完成了采購申請和下單,入庫時關聯采購單即可自動關聯采購清單,如果現場到貨材料數量或者品類有調整,系統設置了相關權限可以進行修改。我們知道,施工企業主要是人材機的管控,勞務和機械我們也在這個模塊中實現,由于目前我司并未要求對勞務和機械進行計劃,所以前期并不用像材料一樣進行計劃錄入。
3、付款和報銷管理:根據項目實際入庫情況進行人材機的報銷。
4、項目看板:通過聚合表格進行數據處理、匯總,用戶就可以看到實時項目的運營情況,包括項目的實時成本、應付款、應收款、利潤等數據。
場景一:項目材料管理
痛點:
公司在使用金石工程項目管理軟件之前,對項目的現場材料管理沒用很好的抓手,無法實時統計材料損耗情況,引發巨大浪費。
解決過程:
設計了材料管理模塊,在項目立項之初,我們就將初始清單導入系統,并為每一項材料設置了一個合理的、可以接受的損耗值,當在這個損耗范圍之內,項目上可以進行采購,一旦超過,通過表單校驗,就限制采購申請的提交,如果需要增補,那必須提交變更申請,并附上合理的理由。這就是從工具上去輔助項目成本管理計劃的實施,并反過來去影響、優化項目管理進程的一個很好的例子。
價值:
在使用了項目材料管理模塊后,公司項目材料損耗率均控制在5%以內,僅2024年上半年,材料損耗節約成本就在100萬左右。
場景二:項目入庫管理
痛點:
在項目現場的人材機入庫管理上,由于項目材料種類繁多,人工統計困難重重,采購入庫量與計劃量需要人工比對,一旦采購材料與計劃清單材料不符,會造成浪費與工期延誤。
解決過程:
通過數據關聯,將入庫材料與計劃清單相關聯,也就是說,只有計劃或者變更中提過的材料才可以入庫,在入庫的時候,每種材料也能自動顯示總需求量以及累計入庫量,這很好的解決了上述的三大痛點。
價值:
上線了該模塊后,企業的入庫效率大幅提升,原先入庫單據由項目成員郵寄到公司,再由采購部統一入庫,往往時間上要超過一個月。有了這個模塊,系統平均入庫時間縮短為5個工作日左右,大大提高了數據的實效性。
場景三:項目付款與報銷管理
痛點:
在項目的付款和報銷管理上,原先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核對,僅僅核對項目歸屬、付款金額等信息是否符合實際情況,無法關聯到入庫單,供應商的應付款應收款等數據都要去財務和成本部門核對紙質單據,時間成本和管理成本比較高。
解決過程:
所有項目直接費用,公司均要求入庫后才能付款。利用關聯數據字段,我們每一筆付款都關聯入庫單,通過聚合表和數據工廠,我們可以看到每一筆入庫實時的成本、應付款等數據,配合儀表盤的使用,我們可以按照供應商、項目、日期等多個維度進行項目數據統計。在付款的時候,公司也關聯了入庫信息,真正做到了全流程的管控,通過關聯數據選擇相應的供貨單,配合聚合表使用,在付款申請上面就能看到入庫單金額、本單累計付款金額和剩余應付款金額等數據。
價值:
上線了該模塊后,公司付款效率大幅提升,原先付款時財務、采購需要將每一個紙質進行核對,往往一張單子審核需要一周以上。有了這個模塊,付款平均審核時間縮短為2個工作日左右,大大提高了數據的實效性,同時每月至少節約3人/天的工作量。
場景四:項目看板
痛點:
公司認為原先的管理對項目實時情況了解不夠,運營數據不實時、人工統計成本高且存在出錯風險、數據安全也沒有保證。
解決過程:
利用金石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的儀表盤、聚合表、數據工廠等工具,可以將公司運營數據實時展現出來。
價值:
上線了該模塊后,數據實時性和準確性大幅提高,從每月報表轉換為實時經營情況分析,節省人工成本不計其數。
場景五:項目月度付款計劃
痛點:
公司原先每月對于付款進度、金額等每月數據支撐,由此帶來了如下痛點問題
1、部門溝通多且雜,效率不高;
2、付款計劃無法關聯實時產值不準確;
3、對于各項目財務狀況分析,耗費大量人力。
解決過程:
通過跨表單的mapx函數,在提交付款計劃的時候,可以直接計算出項目的實時產值、已付款情況和應付款情況,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準確性;通過部門會簽,也省去了跨部門多次確認的繁瑣。
價值:
上線了該模塊后,付款計劃效率大幅提升,原先付款計劃需要各部門經理共同開會確認,目前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數據的準確、實效性,同時每月至少節約財務1人/天的工作量以及各部門經理1天的工作量。
四、項目心得
在項目管理系統的搭建過程中,不是一蹴而就的,公司以現場管理為切入點,逐步推進整個系統的搭建,目前已經形成了以項目人材機管理為核心;項目成本、采購和財務為輔助的項目管理系統。并逐步搭建外圍的人事、績效、招投標、施工日志等應用,實現1+x的應用矩陣,為我司業務保駕護航。在這個過程中,產生了很多思考:
信息化建設需要做好規劃
一步一個腳印,只有每個階段要實現的功能都列好計劃逐一實施,環環相扣,后面的工作才不至于出現返工、修補等事宜。我司在項目管理系統立項之初,便確立了抓大放小,逐步完善的八字方針,主要針對公司關心的主材進行管控,逐步將其他功能添加進來,避免了一上來功能過于臃腫造成員工不適應的情況。
信息化建設是一把手工程
只有老板大力支持并不斷的推進,整個項目才能順利實施。筆者經歷過許多ERP、OA等系統的建設工作,成功的實施無一沒有老板的大力支持。因為系統短期內是會增加員工的學習成本,只有把企業利益放在第一位,才能看到信息化系統給企業帶來的長效利益。
信息化建設需要業務部門深入參與
只有IT部門參與的信息化建設,永遠是跟實際業務脫節的,只有業務部門不斷地反饋,IT部門才能不停的迭代優化,滿足業務部門的實際需求